已有一段日子沒有更新,並不是沒有什麼新生活點滴,而是太多在繁忙的時間中消失
我已不再是一個年輕人,也應該享受現在的生活,偶爾重回墓園,是為了令自己想起年輕的日子
有時會想起某張臉孔,那時的人多麼的幼稚,現在沒有聨絡的,我也只有祝褔,也該放下。
已有一段日子沒有更新,並不是沒有什麼新生活點滴,而是太多在繁忙的時間中消失
我已不再是一個年輕人,也應該享受現在的生活,偶爾重回墓園,是為了令自己想起年輕的日子
有時會想起某張臉孔,那時的人多麼的幼稚,現在沒有聨絡的,我也只有祝褔,也該放下。
人生所有的堅強,都是由柔弱累積的繭。
對上一次疫情,我還是剛投入社會工作不久,內心充滿不安,那時有一個天主教徒好像和我分享一段經文,至今仍銘記於心,十分喜歡這段經文:
「不要為你們的生命憂慮吃什麼,或喝什麼;也不要為你們的身體憂慮穿什麼。 難道生命不是貴於食物,身體不是貴於衣服嗎﹖ 你們仰觀天空的飛鳥,牠們不播種,也不收穫,也不在糧倉裏屯積,你們的天父還是養活牠們;你們不比牠們更貴重嗎﹖ 你們中誰能運用思慮,使自己的壽數增加一肘呢﹖ 關於衣服,你們又憂慮什麼﹖你們觀察一下田間的百合花怎樣生長:它們既不勞作,也不紡織; 可是我告訴你們:連撒羅滿在他極盛的榮華時代所披戴的,也不如這些花中的一朵. 田裏的野草今天還在,明天就投在爐中,天主尚且這樣裝飾,信德薄弱的人哪,何況你們呢﹖ 所以,你們不要憂慮說:我們吃什麼,喝什麼,穿什麼﹖ 因為這一切都是外邦人所尋求的;你們的天父原曉得你們需要這一切。 你們先該尋求天主的國和它的義德,這一切自會加給你們。 所以你們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苦足夠一天受的了。 」
瑪竇福音6:25
其實明天是什麼,任何人都不能說準,好好把握這天。一直都會。
有幾次回首一下,和幾個在職場認識的舊部相聚下,相方還有蠻有誠意見面,在百忙之中抽出一下午見面,可是話題卻不離過去職場各種不滿和笑話,卻無法分享內心思緒,轉職又轉職已經好幾個年頭,為何還是談過去的軼事趣聞?難道老土地認為我們都老了、變了,聚會的言談,我們都嘗試做回當日呈現的自己,投入那種情緒之中,於是還在發過去的舊有牢騷,重覆又重覆地分享記憶。
後來我計算過,大約在離職後兩年,即使曾在職場上再有默契的同事,也會變得疏離,我對那時職場發生過的點滴已經感到糢糊,舊有的笑話也不再引起我發笑。然而,我內心總帶有一種感激,相方仍願意努力做回當日的自已以迎合這次相聚,即使你不再是那時的你,我也不再是那時的我,但仍然迎合「人面依舊」,像是一次角色扮演的遊戲,把一切的心思停留在那時的日子裡。
很久沒有在這裡寫點字,大約也有三年多。開始墓園是在2003年沙士時,想不到轉眼17年,疫症再現,大家還是要顤戴口罩過日。對上一次過這種日子是我還在大學做研究助理的日子,那些年的往事還在心頭,但記憶已糢糊。一個人不斷懷舊是因為無法成長,但人剛過了四十卻又喜歡回頭看,就如把一盒VHS錄影帶不斷重覆去看,片段越播越朦朧,但人卻是如斯喜歡向後看。
對於沒有想像力的人只能懷舊,我大約也去到創造力停滯不前的年紀。所謂重新開始,其實是不停的reinvent 舊的想法,像探索古老傳說的另一個可能。每日150至300字左右。
這是我最後一次
來吃午飯吃到四點
以後或不會再見
到底我也是高傲的成年
但若你最終給我來電
你可知道這感覺會點
像一支小蠟燭的光點
讓漆黑的房滿佈光線
像打開考試試卷發現
突然所有答案都看得見
他說如果每個人都有一種鑑賞的能力,
那他會自稱為麵包品嚐專家。
自從他的家對面開了一間麵包店,
他就習慣每天下午5時跑進去搶購
限時的平價麵包。
年青的他沒有多零錢,
一日三餐幾乎都是捱麵包過活。
無論是材料比例、烘培的温度、
還有麵包硬度、外型上的特點。
他都能娓娓道來,如數家珍。
憑味覺,他的品嚐技巧
和品酒師一樣專業。
偶然他會感覺到麵包師傅的心情,
星期三的賽馬日後的鼓譟;
星期六前的假日歡愉;
他都能輕易說出,
彷彿他就是那個麵包師傅。
有一年聖誕前夕
麵包店老闆把十幾個麵包送給了他
令他雀躍不已,樂個半天。
放恣飽餐一頓之後,
把餘下的麵包帶回學校
和同學們分享。
同學們不太欣賞麵包,
他們的早餐都是在餐室內完成,
那對他來說是遙不可及的消費,
他連說出口的勇氣也沒有。
就此,
靜靜地把麵包收起來。
##02
幾年後,
麵包店倒閉了,而他也搬離這區。
他沒有再吃麵包做早餐。
每天走到不同的館子吃著不同特色的早餐
熱辣辣的廣式點心、特色日式飯團、
英式的歐陸早餐、豐富的美式快餐。
他都喜歡品嚐。
唯獨就是不吃麵包。
他學會這樣和朋友吹噓說:
「你知道嗎?我剛上完公司的培訓課,
那是每小時幾千美金的課,坐在我對面的
正是XX 大公司的老闆。」
「我買了幾套米爾頓服裝,那是上次公司管理層
都愛穿著的牌子,我也不算豪買
隨便買了一件價值美金2000元的西裝」
「你有去過玩wave board嗎,我昨天就和合伙人
一同去玩,每小時連教練費要美金300元,
但我花得起」
他故意在說話中透露價錢
還有遇見的大人物和品牌
那不是絃富,
而是他覺得如果沒有提及價錢,
旁人就不會留意他的說話,
也根本無法想像,他所遇見的事有多美好。
###03
過了十年,
他已經習慣不看餐牌價錢就點餐。
對於早餐,他已經失去興趣,
有時索性不吃。
他習慣每天五時起來
來到同一間餐館中,
喝一口清茶
然後和年青的經理閒聊
經理說:
「你知道嗎?我上次去過粉嶺的哥爾夫球場吃早餐
那裡的沙律菜多麼新鮮,你知我遇見到誰?.
是XX 集團的總裁」
他笑了點頭附和,
沒有再談下去的意欲。
經理的說話似曾相識,
他好像每天也在聽這種言談。
有時他會笑而不語,
有時他會他卻悶出了來。
就連聆聽,他也感到有點討厭。
他究竟在吃什麼呢?他也失去知覺。
隨便拿著餐桌上的雞尾餐包
嚼了一口,閉目細味
怎麼麵包沒有味道
他只感到是四周的壓力,
虛偽和苦澀。
人們說味覺會隨年紀退化
麵包品嚐專家也漸漸失去靈敏的味蕾。
在不自覺之間,
剩下空洞的身軀
在餐室中感覺有點茫然。
她嗜辣。
印象中是少數能忍受辣味的女生。
用餐時候,她都習慣用辣椒醬。
不然就覺得食物淡然無味。
他嗜辣,
且無辣不歡。
偏好重辣味的食物
點餐時又從不遷就她的需要。
和他一起食飯時
本來不吃辣的她,
也只好一起慢慢地吃著。
舌頭被一湧而上的辣味灼燒
每吃一口,都有一種疼痛的感覺。
可是她卻沒有反對過,
把吃辣看成為一種愛的妥協
為了遷就他的口味,她改變了自己的喜好。
最後她也變得嗜辣。
聽說兩個人的世界,
像是兩個星球的關係,
其中一方總是會環繞另一方轉動
犠性了自己時間、興趣和想法,
希望得到另一方認同和共鳴
而她就是這種衛星情人。
和他分開後幾年,
她也沒有再找到伴侶,
如果說,
這段關係曾對她造成一點傷害
那她失靈的味蕾就是那
永不磨滅的傷痕。
有時她會和男生約會
也遇見過幾個刻意遷就的男生
和她一同吃辣
看著他吃得滿頭大汗、涕泗縱橫
她對這些男人也有一種無言的欽敬
原來衛星情人本身也屬於她的衛星
嗜辣的她也在培養另一個他嗜辣
有一天深夜
她餓了,便從公司跑到便利店
才發現店內只有一種食物
辛辣麵
能滿足她的飲食需要。
她也忘了儀態,大口大口地吃著
才有一種安住的感覺。
飽餐後,她點著口袋內的嘉碧兒
看著繁忙都市的夜空,
想起從前的他。
有一些特點
你是無法在其他人的身上找到,
就只有那一個人才獨有,
而那一個人,
往往是親手催殘你、放棄你的人。
即使你願意改變自己。
即使你願意做他的衛星。
獅子和狐狸是很好的朋友,
最愛是深居簡出,不問世事,
每天你追我的尾巴,我追你的尾巴,
因為森林中傳說、幸福就在尾巴上。
有天,獅子要和狐狸說絕交,
狐狸訝異的望著獅子,
不幾下就哭起來,問獅子為甚麼。
獅子頭也不回,邊走邊說,
「因為我一直只喜歡你……條尾!」
還說今天不喜歡狐狸的尾巴了,要找更美的尾巴,
因為傳說的幸福,只會在最美的尾巴上。
狐狸哭了幾天,好幾天了,
朋友貓兒見狐狸不快樂,就送上一首詩:
###############
樹枝想去撕裂天空
但卻只戳了幾個微小的窟窿,
它透出了天外的亮光,
人們把它叫作月亮和星星。
( 顧城‧一九六八 )
################
那些日子,狐狸也不知怎過,
有時悶得很,就追著自己的大尾巴,
回想昔日和獅子一起快樂的日子,
縱使日子和記憶也開始遠去。
後來,聽說獅子做了大王,
掌管整個森林,並統一了矮樹林、池塘和幾個平原。
而狐狸,還是每天在悶時追著自己的尾巴。
你說那愛情就是發生在
一瞬間
就如
你突然看到紅海被分開
而你有勇氣向前走著
那是獨一的瞬間
當時機錯過
走過紅海的路被海水淹沒
紅海似舊是紅海
即是你嘗試幾千幾百次
兩顆心還是無法連在一起。